《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浙江省實施方案》(2)
二、確立水資源利用上線,妥善處理江河湖庫關系 (一)實行總量強度雙控。 嚴格總量指標管理。健全覆蓋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配合太湖流域管理局做好太湖和新安江流域水量分配工作。以縣域為單元開展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工作,構建水資源承載能力預警平臺,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剛性約束。落實規劃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完善規劃水資源論證相關政策措施,重點推進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規劃水資源論證,從嚴核定建設項目許可水量,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許可。積極推進農業取水許可管理工作,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水源相對集中的重點中型以上灌區的取水許可證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完成其他中型和小型灌區的取水許可證發放工作。到2020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24.0億立方米,力爭在“十二五”末用水總量基礎上,全省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到2030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54.67億立方米。(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建設廳參與,各市、縣〔市、區〕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工作均需各市、縣〔市、區〕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嚴格強度指標管理。結合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合理制定省、市、縣三級行政區的用水強度控制指標,健全用水強度控制指標體系。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將公共供水管網取水的大耗水工業、服務業用水單位納入計劃用水管理范圍,建立城鎮非居民計劃用水單位名錄,建立健全用水統計臺賬。到2020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23%和20%以上。(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牽頭,省經信委、省建設廳參與) 推進重點領域節水。大力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農業節水,加快重大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加快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建設與配套改造,大力推進 “五小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四個百萬工程”等建設。組織實施百萬畝農業園區智能化標準型微灌工程,開展農業園區智能化標準型微灌工程試點,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積極發展旱糧生產,探索建立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省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00萬畝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0以上。強化工業節水,實施高耗水行業生產工藝節水改造,降低單位產品用水量。完善電力、鋼鐵、造紙、石化、化工、印染、化纖、食品發酵等高耗水行業省級用水定額。強化城鎮節水,加快節水型服務業建設,加強用水管理,加快GIS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繼續爭創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加快推進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供水管網5500公里,改造供水管網3500公里,到2020年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經信委、省建設廳牽頭,省農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質監局參與) (二)實施以水定城以水定產。 合理確定城鎮規模。根據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引導控制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城鎮建設和承接產業轉移區域不得突破水資源承載能力。合理控制杭州等生活需水量增幅較大市(區)的新城建設規模,有效控制城鎮居民用水增量。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采取綜合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到2020年,設區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縣級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責任單位:省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參與) 嚴格控制高耗水行業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倒逼鋼鐵、造紙、紡織、火電等高耗水行業縮減產能,除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或熱電聯產項目外,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強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管理,嚴格控制高耗水項目建設。限制杭州等地造紙行業,寧波等地紡織行業規模,嚴控老石化基地的工業用水總量,鼓勵沿海城市在電力、化工、石化等行業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循環冷卻水。(責任單位:省經信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水利廳牽頭) 統籌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全面提升城鄉水資源保障水平,突出“量質并重,多源供給”,實施以重點水源和骨干引調水工程為主體的水資源網絡化配置,推進一批位于重要江河和重點中小流域上游的大中型水庫工程建設,提高流域洪水調控和水資源供給能力。到2020年,縣級以上城市湖庫型水源地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90%,90%的縣級以上城市建立“一源一備”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應對突發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顯著提升。(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牽頭,省環保廳參與) 加大再生水開發利用力度。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生態景觀以及農業灌溉等用水,要優先使用再生水,推進高速服務區、高校、機關、企事業單位污水處理和利用。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鋼鐵、火電、化工、制漿造紙、印染等項目,除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或集中供熱項目外,不得批準其新增取水許可。到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責任單位:省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省教育廳、省環保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財政廳、省物價局參與) 加強江河湖庫水資源調度管理。積極開展供水水源、城市水系、河湖連通、生態修復、突發事件處理等水資源調度,針對抗旱應急、突發水污染等特殊情況,制定應急調度預案。推進千島湖引水、太湖引水、舟山大陸引水等八大骨干引調水工程建設,新增工程年供水能力12億立方米,提高區域間水資源配置能力。加快推進縣級城市引供水工程和海島地區海水淡化工程建設,提升江河源頭、海島區供水保障水平。(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牽頭,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三)嚴格水資源保護。 優先保障枯水期供水和生態水量。完善水量調度方案,合理安排閘壩下泄水量和泄流時段,維持河湖基本生態用水需求,重點保障枯水期生態基流。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力度,發揮好控制型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質中的作用。科學確定生態流量,充分考慮基本生態用水需求,實行建設項目占補平衡,維持一定的水面率、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河湖生態健康。(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牽頭) 強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管理。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執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完善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查管理,進一步規范入河排污口設置標識,加強入河排污口日常監管,按規定完成長江經濟帶入河排污口整治。到2020年,水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牽頭)
|
相關文章
- 北京市發布《電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19-07-10
- 山東省30萬千瓦以下作為所在地區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熱源的燃煤機組名單2019-07-31
- 浙江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計劃(附重點項目實施計劃)2019-08-30
- 福建省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全文】2019-11-14
- 山西:《再生橡膠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0年5月1日起實施)2019-12-13
- 上海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20-03-2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環保樹脂膠產業鏈全景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鎢精礦回收行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自來水管網管理行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多元共聚物產業鏈全景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吸塵器用吸管產業鏈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PS印刷版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202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