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從浙江省環保廳獲悉,《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已于日前印發實施。這標志著浙江省完成了“治水”、“治氣”、“治土”三大行動計劃的最后一塊“拼圖”。 根據行動目標要求,到2020年,浙江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將得到初步遏制,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5%以上。 因地制宜補足短板 根據地方產業結構及污染特點,確定8個重點監管行業,形成調查數據長期共享良性機制 記者了解到,近五年多來,浙江省開展了“清潔土壤行動”,在調查監測、源頭控制、治理修復和制度創新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然而,與治水、治氣相比,全省在土壤環境管理上,仍存在污染底數不清、工作機制不順、保障支撐薄弱等問題,個別地區土壤污染形勢嚴峻。” 參與《方案》編制的主要專家、浙江省環保廳固管中心研究人員韓立介紹說。 “《方案》在細化、量化國家‘土十條’所確定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本省實際,因地制宜補足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短板。”韓立表示,“接地氣”是浙江省“土十條”的特色。 《方案》根據地方產業結構及其污染特點,把化工(含制藥、焦化、石油加工等)、印染、制革、電鍍、造紙、鉛蓄電池制造、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等8個行業,作為重點監管行業。 因為浙江幾乎沒有石油開采、焦化行業,與國家“土十條”提出的8個重點監管行業相比,《方案》減去了石油開采、焦化兩個行業。而在“十二五”時期,浙江就把印染、造紙、鉛蓄電池制造等行業作為重污染高耗能行業進行重點監管,這次《方案》明確增加這3個行業進行重點監管。 《方案》還要求,將根據土壤中污染物的種類和分布特點,重點針對鎘、汞、砷、鉛、鉻等5種無機污染物和多環芳烴、石油烴等2類有機污染物,排查梳理出8個重點行業中排放重點污染物的企業,以及相關的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填埋場,形成省市縣三級土壤環境重點監控名單,按年度動態更新并向社會公布。 從明年起,對列入名單的工業園區和企業,開展企業用地土壤環境自行監測試點,加強重點監控企業廢水、廢氣中重點污染物的監督性監測,監測數據按要求上報國家相關信息平臺。 摸清底數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針對這一薄弱環節,《方案》指出,浙江將根據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制訂全省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國土資源、農業、環保等部門的土壤污染調查資料、數據和樣品,整合各方技術機構資源,以農用地、重點行業在產企業用地和關停企業原址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到明年底,查明農用地(以耕地為主)土壤污染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以后,要更加注重調查數據資料的分類整合、綜合分析,形成一次調查、各方共享、長期使用的良性機制,為準確研判土壤環境質量變化趨勢提供依據。 同時,將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方案》明確在明年底前建成全省永久基本農田示范區環境監測網絡;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耕地的環境監測網絡。 |
相關文章
- 浙江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名單(2019.09.30更新)2019-10-14
- 浙江: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規程2019-11-11
- 北京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2020-01-20
- 《廣東省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05-02
-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2020-05-14
- 湖北省首次土壤全面調查將于年內完成2020-10-1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環保樹脂膠產業鏈全景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鎢精礦回收行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自來水管網管理行業深度調研報告(2025)
- [監測報告] 多元共聚物產業鏈全景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吸塵器用吸管產業鏈分析報告(2025年)
- [監測報告] PS印刷版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2025)
|
|
|
|
|
|